脐灸,是中医的一种疗法,即在肚脐中央神阙穴上隔药灸,利用肚脐皮肤薄、敏感度高、吸收快的特点,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,透入肌肤,刺激组织,以调和气血,疏通经络,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。
肚脐中医上称为神阙穴,是人体的第一张嘴,是所有经络的汇集点,是人体的重力吸收黑洞,肚脐吸收率是胃部的70倍。脐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,道家称之为“下丹田”,为人身之命蒂,脐位于关要之地无处不通,即为急则治其表,缓则治其本;脐为五脏六腑之根,通百脉,神经血管较丰实,且位于人体的黄金点,是调理人体的最佳点。在胚胎时期,脐部是胎儿连通母体,获得血液、氧气及营养供给的唯一通道;脐部与全身经络、五脏六腑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,中医称之为“神阙穴”。
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,没有皮下脂肪,但是血管非常丰富,所以各类药物易于渗透、吸收;从养生角度来说,脐疗养生,应急则治其表,缓则治其本;药效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,因此用药量少、见效快;通过肚脐,药效不经肝脏代谢,可减少毒副反应,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。
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,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、遇寒则凝的特点,因此脐灸疗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,起到温经散寒通痹的作用。
平阴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开展脐灸疗法,针对不同疾病、不同体质人群调配不同的中药底方,以调理脏腑、升清将浊、固守元气、调节全身机体气血运行。有适于胃脘部怕冷、食欲差等有慢性胃肠病、肠炎和胃肠功能紊乱的益气补脾方;有适于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虚寒腹痛的宫寒痛经方;有适于通经活络、气血畅通、益寿延年的气血双补方;有适于腰膝冷痛、四肢不温的温补肾阳方;有适于调和阴阳、调理睡眠的失眠方;有祛除痰湿,减轻肥胖的健脾除湿方。
经常艾灸肚脐,不但操作方便,而且效果很好。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气血和则美色”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好,人体的气血就会旺盛,肌肤得到濡养,便会红润有光泽富有弹性。脐灸疗法可增强脾胃机能,使升阳得升,浊阴下降,以健脾止泻,和胃降逆。用于胃痛、反胃、痞满、呕吐、泄泻等。
神阙穴属任脉,与冲脉相交会,与督脉相表里。冲为血海,任主胞胎,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、胎、产息息相关,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,理气养血,固经安胎。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带下、崩漏、不孕及黄褐斑、面色萎暗等证。
脐灸疗法能收敛人体的精、气、神、津,调节脏腑阴阳平衡,调整体质,使气血调畅,营卫通利,帮助入睡。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、带下、久泄、梦遗、滑精、惊悸、失眠等。
阳不敛阴会出虚汗,夜间阳不入阴会致失眠。艾灸肚脐可以调节身体阴阳平衡。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、带下、久泄、梦遗、惊悸、失眠等。
脾怕湿,胃怕寒。当脾运失常,水湿痰浊瘀阻体内,一方面影响气血生成,肌肤不能得到充分濡养;另一方面酿湿生痰,痰湿过盛,堆积体内形成肥胖;脾虚水湿内停上泛于头,还会造成脱发;过食油腻辛辣,脾胃蕴湿积热可生成痤疮。
脐为先天之命蒂,后天之气舍,是强壮保健的要穴。脐灸疗法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,有活化细胞、润肤驻颜、紧致肌肤的作用。具有补脾肾,益精气,抗老驻颜之功。用于虚劳诸疾,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,回春延年。
针对日常保健,季节上,冬季灸最好,冬季当中冬至那天灸最好。一天当中,上午灸好于下午,下午灸好于晚上。遇到疾病或不舒服的时候,可以随时灸。
一次灸五壮,脐灸的数量比艾柱的大小重要 可以灸,月经期间脐灸可以让子宫膜脱落更快,排瘀更好,对于宫寒、痛经、寒湿、尿频等病症,月经期间灸疗效果更好。
日常保健不需要灸,肚子受凉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灸,灸的壮数最好是2-3壮。
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,在脐灸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说话,保持安静的状态,把意念守到肚脐上,体会腹部呼吸,艾灸时守神,效果会更好,反之效果会较差。
饥饿或过饱后不适合灸;艾灸后半小时内喝温水。